集运仓

讨论无人零售的发展模式 柔性供应链解决方案

发布时间 :2019-01-10
文字【

  据知由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.4亿元,在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的红利期,并且预计2020年增长率可达281.30%,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.80万亿元。
 
  无人零售开展至今,无人商店的形状一直在延展,从开始火热的“无人便当店”到“快闪店”,再到“办公室货架”。而现在为止,办公室即时消费的货架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寄予厚望的,而“无人便当店”似乎在这股浪潮中渐渐湮没。那消费晋级的大主题下,万亿级市场规模该怎样玩?
 
  据峰瑞资本的李丰曾表明,供应链的晋级才是把握消费晋级的要害。他以为消费晋级有两层:①品牌晋级、品类晋级和途径晋级;②物流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晋级。其间,第一层的改变必须要叠加在第二层晋级的根底上。反过来,假如它只顾及前台,没有顺应着解决产业链问题的话,也八成会被淘汰。
 
  从途径为王转变为体会为王,用户数据成为企业抢先抢后的重要元素。办公室便当货架亦是如此,在办公室货架这一赛道,现在主要跑出的品类有两个:
 
  第一,以“猩便当”即时便当消费品的休闲零食为主,经过“便当·蜂窝”的商业模式,规模化覆盖;第二,以背靠三全食物供应链优势跑出来的三全鲜食——“趣盒”,以“鲜食”和“无人零售”为切入口,经过APP和线下智能无人售卖机为用户提供从便当到各类鲜食,零食,饮料的一站式购物服务,现在已经迭代至4.0。
 
  产业转型是整个商业圈的主旋律,在消费流转端,要完成人民的美好生活大方针,除了经过技能的手段将购物体会变得更快捷,更重要的是让顾客买高质量的产品。而在品控方面,对供应链端的晋级显得尤为要害。
 
  三全食物作为老牌的食物企业,在品牌资源和供应链范畴有必定的行业位置,据介绍,2014年,三全食物进军鲜食餐饮,推出三全鲜食项目。2015年,三全鲜食在上海和北京等写字楼铺设鲜食售货机,同步上线三全鲜食手机App。
 
  平台经过C2B+B2C运营模式,用户能够提早预订产品并形成订单,依据第二天的用户订单量进行有方案的出产。三全鲜食CEO杨志说,“生鲜产品损耗能够控制在5-7%之间,用户预订订单超过50%,一起经过高频鲜食引导用户当日非鲜食部分的随机购买,完成办公场景预订和当日购的有用转换。而基于快速转换的出产机制,每天改变的订单树立长效供应机制和快速习惯SOP(规范操作程序)”。
 
  在DC柔性体系方面,依托自有中心仓,结合第三方物流和落地仓树立了全程可监测的物流网络,能够完成对新零售途径的即插即用U盘式接入。
 
  他告诉亿欧,在品类更新方面,他们能做到产品小批量、多品种、多波次的快速迭代机制,研制,物流配送,产品上架,营销触达,用户反响,产品调整的流程能够控制在2周以内,每个月不少于2次的新品更新和对原有产品的调整。
 
  杨志在三全食物作业近12余年,他表明,在传统食物行业供应链当中存在四个特色:
 
  1、出产加工、物流出售和品牌营销这三个环节的部分相对独立,缺乏协作交流,反响周期较长(其间出产研制周期一般超过18个月);
 
  2、依赖传统出售途径,线上途径薄弱,食物制作商和用户交流之间发生断层(以线下连锁商超,便当店为主);
 
  3、品牌成型周期较长,营销费用需求持续投入,前期投入巨大,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差;
 
  4、长保类产品有库存积压问题,资金回笼周期性较长。
 
  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,深耕于鲜食范畴,以供应链见长的三全食物提出“柔性供应链”的解决方案。
 
  1、小批量,多批次出产。能够削减库存积压,资金也能够及时回笼,持续投入到下一批出产中;三全鲜食经过规范化与个性化交融的中央工厂出产线,全面完成脉动式出产,从单一盒饭到全品类多条分装线。
 
  2、产品直触摸达用户,削减中心流转环节,敏捷了解市场对产品的反响和接受程度。经过新媒体途径,直接和用户发生互动,了解用户需求;经过无人零售机,直接把产品呈现在距离用户最近的办公室;
 
  3、产品能在短时间内依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敏捷更新迭代。也意味着前端部分的定见能够及时传达到出产部分,整个企业以产品运营和用户体会为导向和重心;
 
  4、营销策略多元化,立体化。把产品和用户本身当成是最好的传播载体,使用网络和交际途径制作品牌的话题性和娱乐性,更精准地传达给方针用户。
 
  与无人便当店相比,主动贩卖机的形状更符合未来的开展趋势。
 
  杨志表明,经过对日本的研讨发现,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城市会迎来便当店和售卖机的快速开展,1万美元代表着城市化、快节奏。而我国有52个城市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,在我国,便当店革命尚处于快速开展期,无人零售处于起步阶段。
 
  无人零售将如何开展:无人便当店——无人货架——主动贩卖机
 
  他以为无人货架是快速开展的无人零售的过渡阶段,最终会走向主动售卖。从主动贩卖机的开展趋势来看,其理由有五:
 
  1、形状从千人一面到百家争鸣。品类从之前的饮料到鲜食等等,品类形状不局限于单一的饮料,能够开展至全品类;
 
  2、随着新技能的迭代,办理上逐步从信息化转变为数字化。现在无人货架是数字化会员办理的方式,之前布放在工厂学校的饮料机更多的是信息化办理,整个售卖机架构都是以库存办理为根底的,这个类似于便当店里的食杂店,会进行电商化晋级;
 
  3、顾客购物体会强化,“拿了就走”逐步会走向商业化。AI技能革命带来的自贩机形状革命将大大优化用户体会,更加生动化的陈设,促进用户服务效率的大幅提高;
 
  4、产品多样化能力提高,打破以往的蛇形货道和螺旋货道对产品尺寸大小的约束,满意用户的即时消费的不同需求,途径粘性进一步提高;
 
  5、成本会随着技能的提高而降低。电子付出普及大幅提高用户体会,降低设备折旧和运营成本,下降5000元左右,到2万元,AI技能开展将带来自贩机成本从2万到1万以下便于快速普及。
 
  主动贩卖机有其本身的开展逻辑,在杨志看来,自贩机运营分为两大类:消费品厂家运营和专业运营商运营,一种是制作型零售,一种属于商贸型零售,我国市场的多层次性,适合不同量级的运营方式,“规模经济”、“规模不经济”一起并存,经销商也是有时机参加的。
 
  而在选址方面,除了办公室、社区是固定人群集中的地方,便于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运营,是电商途径布局线下的竞赛焦点,医院、高校、工厂、交通枢纽、购物中心也都是活动客群布满的场所,也会成为竞赛焦点。
 
  最后他还提出了三点关于未来无人零售的发展模式:
 
  1、店、柜、链协同:依托零售门店内、外、周边进行布局,为门店赋能,形成店中店、店外店;
 
  2、渠道协同:综合设备运营商,饮料机、鲜食机、咖啡机的综合运营;
 
  3、链、柜协同:消费厂家专一运营。
 
  这自动贩卖机也好,办公室货架也罢,对品牌商来说都只是作为一种效率较优的渠道,而最终服务于消费者,关键还是要把握住品质,将供应链能力提升,而三全鲜食背靠三全食品在未来的想象空间还很大。正如杨志所判断的,“中国市场存在特殊性与城市群虹吸效应,上海2500万人口,东京3500万人口,无论如何控制,这个城市群虹吸效应还会进一步加剧,而城市高房价/租金以及衍生带来的高人工问题对于零售业态的冲击已经事实形成,这自动贩卖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存在价值将进一步放大。”来源:淘宝代购